河塌鄉:未雨綢繆抓備汛 打好防汛“主動仗”
宿松融媒訊 隨著主汛期臨近,地處皖南水系豐富的宿松縣河塌鄉提前進入“防汛時間”。連日來,該鄉以“防大汛、搶大險、救大災”為總目標,緊盯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,織密防汛安全網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隱患排查“零死角”,筑牢防汛“基礎堤”。河塌鄉境內河道縱橫,水庫、塘堰星羅棋布,防汛壓力歷來較大。今年4月以來,鄉黨委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,組建6支巡查專班,對全鄉6座水庫、17處重點塘堰、5條主干河道及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查。截至目前,已清理河道淤堵12處,加固堤防3.2公里,疏通排水溝渠28條,整改地質災害隱患點1處。“去年強降雨時,斗山河段出現過漫堤險情。今年我們提前拓寬河道、加高堤壩,心里踏實多了。”鄉水利站站長李林介紹。
物資隊伍“雙保障”,擰緊應急“安全閥”。在河塌鄉防汛物資儲備庫,救生衣、編織袋、抽水泵等物資分類碼放,工作人員正逐一清點登記。目前,全鄉已儲備沙石500立方米、防汛編織袋300條、救生設備200套,并在6個行政村設立分儲點,確保物資“調得快、用得上”。同時,鄉里整合黨員干部、民兵、志愿者等力量,組建170余人的應急搶險隊伍,并開展防汛知識培訓3場,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。
黨群聯動“聚合力”,共筑生命安全“防護墻”。防汛備汛離不開群眾參與。河塌鄉通過入戶宣傳、發放“明白卡”、開展“敲門行動”等方式,向群眾普及防汛避險知識。針對獨居老人、低洼戶等特殊群體,落實“一對一”包保責任制,明確轉移路線和安置點。“黨員干部帶頭,群眾積極響應,形成了防汛救災的強大合力。”鄉黨委書記祝劼表示,下一步將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,密切監測雨情水情,以“萬全準備”應對“萬一可能”,堅決打贏防汛攻堅戰。
未雨綢繆,方能臨危不亂。河塌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科學的防控體系,將防汛備汛工作抓早抓實抓細,為全鄉3.2萬群眾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。(通訊員 楊臘梅)
責任編輯:李晨
